我们采用人体平衡理论来计算人体实际的氢的需求量,根据人体机能运转情况,产生人体自由基的氧应该与人体产生的氢相互平衡,才能够达到健康状态。
人体产生自由基的核心来源在于线粒体氧代谢过程中,其中电子漏将2%的氧气漏掉,产生出相应的自由基,从而在不断氧化人的机体的老化。
每分钟的呼吸次数.呼吸频率随年龄、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.成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2-20次;儿童约为每分钟20次;一般女性比男性快1-2次。
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大约12-20次。 呼吸与脉搏的比是1:4,即每呼吸1次,脉搏搏动4次。小儿呼吸比成人快,每分钟可达20~30次;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。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,呼吸为12到18次/分,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:4。新生儿呼吸约44次/分,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。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。
恶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于通过呼吸的氧气,进入线粒体内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,其中一部分即2%通过电子漏进行了泄露,产生了人体的自由基。即我们可以换算出遗漏的氧气的数量,既可以换算出其中自由基的总数量。
根据人呼吸的频率,我们可以换算出一个正常人,一天所需要被身体真正利用的氧气数量以及产生自由基的氧气数量。按人每次呼吸的气体量是每公斤体重10ML空气,人体每次吸气和呼气的氧气差为21%-16%,即每次呼吸的空气量*5%即为人体总共接受的氧气量。
(人体公斤数*10ml)*(21%-16%)*2%=造成人体老化的最低氧气量【每次的呼吸量,最终转化为自由基的数量】
假定人体自身不产生任何氢,同时所有的自由基均为恶性自由基。
氢气和氧气进行反应的公式为。
2H2+O2=2H2O
B(氧气系数)=1ML氧气在标准气压下=0.7毫克。
1mg氧气需要1/8毫克氢气反应生成水。
1/8*11.2ml=1.4ml氢气
即1ml氧气需要1.4ml氢反应生成水。
根据此公式我们就可以换算出不同人群每天最大需要多少氢,才能够清除人体的自由基。
年龄 | 氧气转化自由基量/分钟(ml/min) | 每分钟氢量(ml/min) | 全天氢量ml |
胎儿 | 0.175-1.3125 | 0.245-1.8375 | 352.8-2698 |
初生婴儿 | 0.65-1.875 | 0.91-2.625 | 1310.4-3780 |
1个月-1岁 | 0.825-3.25 | 1.155-4.55 | 1663.2-6552 |
2岁 | 1.92-3.7375 | 2.688-5.2325 | 3870.72-7534.8 |
3岁 | 2.795-4.2 | 3.913-5.88 | 5634.72-8467.2 |
7-14岁 | 3.61-12.375 | 5.054-17.325 | 7277.76-24948 |
15-21岁 | 10.45-17 | 14.63-23.8 | 21067.2-34272 |
22-60岁 | 9.625-15 | 13.475-21 | 19404-30240 |
60岁以上 | 9.2125-16 | 12.8975-22.4 | 18572.4-32256 |
1942年,Beazell和Ivey通过手机健康人24小时排气(屁)进行测定,结果发现24小时平均产气量为380-655ml/人。
日本学者做过一个关于长寿老人肠道氢气检测的实验。他们选择日本百岁老人群体进行肠道氢能力检测分析,发现氢气水平【(59.4±7.43)ppm】是普通人【(17.7±2.34)ppm】的三倍以上。
人体产氢的源泉来源于肠道,在于饮食结构的合理,细菌和微生物分解食物产生氢气,人体随着老化的进程,肠道内产生氢气的能力在逐渐下降,70岁的时候相当于25岁峰值的三分之一。
根据25岁作为自身产氢的峰值,按照各种饮食结构合理的情况下,目前已经检测到最高可以产生15L每天。以此数据作为基础,同等情况下70岁每天可以产生5L。平均每年以222ml的速度递减。根据数据平均换算,每年自身产氢量在25岁之前以每年600ml的速度递增。该数据为理论最大数据,实际很难达到产生标准,因此我们根据自身每天需要氢的数量-产氢数量即为每天需要从外部获取的数量。
年龄 | 产氢量(ml) | 增加/减少量 |
0 | 0 | 0 |
1 | 600 | +600 |
2 | 1200 | +600 |
3 | 1800 | +600 |
4 | 2400 | +600 |
5 | 3000 | +600 |
6 | 3600 | +600 |
7 | 4200 | +600 |
8 | 4800 | +600 |
9 | 5400 | +600 |
10 | 6000 | +600 |
11 | 6600 | +600 |
12 | 7200 | +600 |
13 | 7800 | +600 |
14 | 8400 | +600 |
15 | 9000 | +600 |
16 | 9600 | +600 |
17 | 10200 | +600 |
18 | 10800 | +600 |
19 | 11400 | +600 |
20 | 12000 | +600 |
21 | 12600 | +600 |
22 | 13200 | +600 |
23 | 13800 | +600 |
24 | 14400 | +600 |
25 | 15000 | |
26 | 14778 | -222 |
27 | 14556 | -222 |
28 | 14334 | -222 |
29 | 14112 | -222 |
30 | 13890 | -222 |
31 | 13668 | -222 |
32 | 13446 | -222 |
33 | 13224 | -222 |
34 | 13002 | -222 |
35 | 12780 | -222 |
36 | 12558 | -222 |
37 | 12336 | -222 |
38 | 12114 | -222 |
39 | 11892 | -222 |
40 | 11670 | -222 |
41 | 11448 | -222 |
42 | 11226 | -222 |
43 | 11004 | -222 |
44 | 10782 | -222 |
45 | 10560 | -222 |
46 | 10338 | -222 |
47 | 10116 | -222 |
48 | 9894 | -222 |
49 | 9672 | -222 |
50 | 9450 | -222 |
51 | 9228 | -222 |
52 | 9006 | -222 |
53 | 8784 | -222 |
54 | 8562 | -222 |
55 | 8340 | -222 |
56 | 8118 | -222 |
57 | 7896 | -222 |
58 | 7674 | -222 |
59 | 7452 | -222 |
60 | 7230 | -222 |
61 | 7008 | -222 |
62 | 6786 | -222 |
63 | 6564 | -222 |
64 | 6342 | -222 |
65 | 6120 | -222 |
66 | 5898 | -222 |
67 | 5676 | -222 |
68 | 5454 | -222 |
69 | 5232 | -222 |
70 | 5010 | -222 |
目前人体获取氢的数量主要包括吸入、饮用、食用、皮肤涂抹、液体点滴形式。但是进入人体的氢并不能被完全利用,其中一部分会排出体外,人体实际获取氢的量我们根据公式换算,总结形成了公式:
通过鼻腔呼吸方式,可以获取到的氢气量,氢气吸入和排出比,为吸入氢气和排出氢气的差值为10%。产生的氢气量/2*10%=实际进入体内的氢气量。通过鼻腔呼吸的方式,虽然可以获取到较大量的氢,但实际损失量也很大。
举例:300ml/2*10%=15ml/分钟,被身体利用。
氢气吸入量不应超过600ml/分钟,否则会造成氧缺乏,总体吸入浓度控制在2%的比例。
氢气通过富氢液体进入体内,在体内的存留比例,相对呼吸要高,一般存留比例可以达到60%,通过肠胃道渗透进入人体血液。
氢浓度1000ppb计算,即1升液体中融入1mg的氢,即11.2ml。以此方式计算,即被身体利用的氢可以达到6.72ml。
食用方式主要是固体氢,通过食用进入人体,进入人体肠道进行逐步的缓释,一般情况下,每克固体氢根据其结构不同,所承载的氢含量也不同。根据最高含量,每克载体材料,比例最高可以达到48:1即,1克重,含有2%的氢元素,即20mg,根据此数量计算,可以达到10mg氢,即换算为ml为10*11.2ml=112ml。固态氢被身体利用的比例比较高,一般情况下通过肠道粘膜被身体吸收利用,利用比例可以达到80%即112ml*0.8=89.6ml氢。
通过皮肤浸泡方式,透过皮肤毛孔进行吸收,皮肤毛孔的吸收比例大概在20%,一般情况下,全身皮肤浸泡,温度在45摄氏度,皮肤吸收氢的比例最高。皮肤浸泡或涂抹,根据液体的比例,确定被身体吸收的数量。按浸泡一次,200公斤水计算,达到2000ppb的氢浓度,总氢量可以达到200*11.2*2=4480ml*20%=896ml被身体吸收。
通过血液直接获取氢,该种方式可以100%的将氢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。以500克生理盐水,1600ppb的氢浓度,可以换算溶氢量达到8.96ml,被身体全部利用吸收。